都正科普 | 中国国医节,聊聊中草药肝损伤和精准医疗那些事
- 分类:学术干货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3-15
- 访问量:0
都正科普 | 中国国医节,聊聊中草药肝损伤和精准医疗那些事
- 分类:学术干货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3-15
- 访问量:0
详情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这是为了纪念反对取消旧医药及全盘否定中医中药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而设定的节日。自1929年以来,已经历经90个年头。在漫长的时光里,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近几年以来,中草药肝损伤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e,DILI)是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或/及代谢产物、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耐受性降低等原因导致的肝损伤,也称为“药物肝”。药物性肝损伤已经是我国临床上遇到的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急性肝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者能导致患者死亡。
近日,上海交大茅益民教授和解放军第85医院陈成伟教授,在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20.773)在线发表了论文《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高于西方国家报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26.81%)、抗结核药(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8.34%)。
而在临床常用中药中,号称“四大仙草”之一的何首乌,是导致肝损伤首要原因。其致肝损伤成分和损伤机制存在争议,缺少预防手段,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由欧阳冬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已找到预测何首乌致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相关论文已被《Hepatology》杂志接收,近期见刊。目前都正生物已具备何首乌肝损伤预测能力,欢迎有识之士及单位合作,详情请关注本公众号系列报道。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