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专家丨广州市委任学锋书记接见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
- 分类:专家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01
- 访问量:0
都正专家丨广州市委任学锋书记接见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
- 分类:专家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01
- 访问量:0
8月24日上午,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接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广药集团首席科学家、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刘昌孝院士。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潘建国,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广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建军,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等一同参加了会谈。据悉,刘昌孝院士此行专程向任学锋书记递交了《关于广州实施IAB计划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刘昌孝院士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为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贡献的拳拳之心受到了任书记及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
刘昌孝院士:重视产业高端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的作用
据悉,早在2010年,刘昌孝院士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上,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建立各级领导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刘昌孝院士就以《关于促进广东省中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作为首份院士“直通车”意见书,提出了以“中药大品种”战略推动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建议引起了汪洋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专门出台了相应配套文件。
此次,刘昌孝院士向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递交的《关于广州实施IAB计划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稿中,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分析建议,一是要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顶层规划,重视宏观政策的衔接和配套政策的落实;二是重视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产业领军人才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三是重视中医药在IAB计划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突破性作用;四是继续把握化学药优势和开创生物医药发展的局面。
刘昌孝院士在会谈中强调,产业高端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在推动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国有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要进一步提高和释放产业领军人才的作用,提高其在行业内的顶层设计、重大产业决策方面的影响力。
任书记对刘昌孝院士为广药集团、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感谢。期望刘院士接下来能为广州IAB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助推广州产业和广药集团转型升级。并表示对刘院士在建议中所提及的内容接下来将会组织认真研究和分析。
任书记勉励广药集团当好广州IAB产业排头兵
会谈期间,任学锋书记向刘昌孝院士介绍了广州市近期IAB产业的一些工作重大进展。任学锋书记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是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广州市此次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突破口之一,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技术革新的外在需求,也是落实国家“健康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部署,又是广州市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手段。任书记在会上强调,广州市拥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接下来要广州市要以聚焦重大、超前部署、引领跨越,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推动一批重大生物医药项目的落地,提升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理,降本增效激发创新活力。广药集团作为全国制药工业百强首位,要进一步发挥出产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当好IAB产业的排头兵,要把中药、西药、生物药齐头并进发展,期望广药集团在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为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药集团做好IAB产业排头兵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作为企业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谈,李楚源向任学锋书记简要汇报了广药集团上半年发展情况,广药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上市公司白云山净利润同比增长39.23%。据悉,为落实广州IAB产业战略实施,广药集团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打造“时尚中药”的创新发展理念,将科研技术与品牌推广、现代服务融合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上半年中成药业务增长达42.69%。李楚源董事长表示,接下来广药集团将继续按照广州市产业规划的整体部署,积极落实任学锋书记提出的发展建议,全力推动和带动地方生物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好IAB计划的排头兵,2017年将全力以赴实现千亿规模,向世界500强企业迈进。
刘昌孝院士介绍
刘昌孝院士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1968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致力于新药研究50余年,承担近4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百多个创新药物的药代研究。获得国家部省成果奖40多项次,另获国际奖5项。负责本院新药研究获17个新药证书,参与20多个新药证书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420余篇,中英文专著25本。1992年获国务院津贴。2000年获得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200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获得国际药代学会(ISSX)特别贡献奖。2003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正特聘专家。
注:本文转自网站“医药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